b.下贝氏体是在片状铁素体内部沉淀有碳化物的两相混合物组织。它比淬火马氏体易受浸蚀,在显微镜下呈黑色针状(见图3-6)。在电镜下可以见到,在片状铁素体基体中分布有很细的碳化物片,它们大致与铁素体片的长轴成55-60°的角度。c.粒状贝氏体是十几年才被确认的组织。在低、中碳合金钢中,是连续冷却时(如正火、热轧空冷或焊接热影响区)往往容易出现,在等温冷却时也可能形成。它的形成温度范围大致在上贝氏体转变温度区的上部,由铁素体和它所包围的小岛状组织所组成。a.板条状马氏体一般为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的淬火组织。其组织形态是由尺寸大致相同的细马氏体条定向行排列组成马氏体束或马氏体领域。在马氏体束之间位向差较大。
一个奥氏体晶粒内可形成几个不同的马氏体领域。板条马氏体具有较低的硬度和较好的韧性。b.针状马氏体是含碳量较高的钢淬火后得到的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它呈竹叶状或针状,针与针之间成一定的角度。先形成的马氏体较粗大,往往横穿整个奥氏体晶粒,将奥氏体晶粒加以分割,使以后形成的马氏体片的大小受到限制。因此,针状马氏体的大小不一。同时有些马氏体有一条中脊线,并在马氏体周围有残留奥氏体。针状马氏体的硬度高而韧性差。⑥残余奥氏体(A残)是含碳量大于0.5%的奥氏体淬火时被保留到室温不转变的那部分奥氏体。它不易受酒精溶液的浸蚀,在显微镜下呈白亮色,分布在马氏体之间,无固定形态。那么回火组织与性能又是怎样?①回火马氏体。
插件
© 2019-2023 YuTongPipe Inc. 盐山昱通管道有限公司